既要“走得出”又要“走得好” 民营企业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重要力量
2024-12-08 14:47:13 1487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既要“走得出”又要“走得好”
    民营企业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重要力量

    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深入推进,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快,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,既要“走得出”又要“走得好”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关心的问题。

   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研究报告显示,在2017年500强民营企业中,有274家参与了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实现海外收入(不含出口)7900多亿美元。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2017年民营企业与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,占与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%。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力量。对此,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王永庆认为,这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有需求。民营企业是百姓经济,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。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,是中外合作的内生动力。二是有市场。民营企业实力强了,需要更大的市场,需要通过开放合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,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,最终造福各国人民。三是有企业家推动。在对外合作中,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企业主体三位一体才最为有效、稳定,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,是市场中最稀缺的资源。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最敏感,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意愿和能力。

    当然,民营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挑战。从外部看,目前还存在相关各国的政治风险、经济基础薄弱、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,进而给企业的投资经营带来诸多风险。从内部看,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、人才缺乏、信息不对称等短板,这些影响了有关项目的推进和实施。王永庆建议,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,提高自身竞争力。要提高海外投资决策的专业性,善于利用专业服务人员,不盲目跟风。要做到合规合法经营,熟悉国际规则,深入了解投资国的法律法规、文化风俗、社会习惯、产业发展。企业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,注重国际人才培养等。

    目前,中国铁路是我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一张名片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进表示,合作共赢是基础,海外项目必须注重与当地的合作。海外事业要有扎根海外市场的决心和定力,这样才能有收获;不能老做低级业务,要转型升级,逐步提升;境外风险很多,要有忧患意识,时刻思考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;要注重品牌建设,形成海外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。

    与此同时,抱团出海、形成合力也是民企“走出去”的重要途径。王永庆表示,一方面民企可以与国企相互配合、取长补短。很多央企“走出去”的项目都是采取承包形式,其中设计、工程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上的项目,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,形成业务联系和产业分工。另一方面,民营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抱团出海,避免恶性竞争,发挥规模效益。

   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郝桂林表示,央企和民企在产业链上可以形成互补,抱团出海不失为一种好方法。企业抱团出海,形式可以是联合体,也可以是合作关系,但会受制于某些因素:首先是企业文化冲突,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,决策体系不一样;其次是企业诉求不一样。针对这些分歧,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,把“抱团出海”这篇文章做好。

   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,央企、地方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,这种合作在国内支撑了经济发展,在海外也会支撑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(记者 廉丹)


    上一页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(全文) 下一页: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——专家建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
    全部评论(0)
     
    网页即时交流
    QQ咨询
    咨询热线
    020-28998648
   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